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实践:构建适配性框架 强化闭环管理
日期:2025-09-22 发布人: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
我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,通过科学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实现了对教学计划制定、课程实施、教学评价、反馈改进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、全方位覆盖。这一体系既包括常态化的教学督导机制,又建立了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标准,形成了闭环式的质量管理模式,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。通过定期开展教学检查、学生评教、信息员反馈等多种形式的监控活动,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,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。
体系构建:立足民办特性,统筹多主体协同
针对民办高校在办学机制、师资结构、生源特征等方面的独特性,我校系统设计“全过程覆盖、多维度联动、多主体参与”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。该体系以教学周期为主线,纵向贯通教学准备、课堂实施、实践实训、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;横向整合教学管理、师资建设、资源保障等核心要素,形成立体化监控网络。
标准制定:聚焦核心环节,构建科学评价维度
学校制定分层分类的质量标准体系,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,分别设置差异化评价指标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,突出教学目标达成度、教学内容前沿性、教学方法创新性等维度;在实践教学环节,则重点考察实验项目设计合理性、校企合作深度、学生实操能力等指标。
运行机制:强化闭环管理,推动持续改进
学校建立“常态化监控+动态化反馈+精准化改进”的运行机制。通过日常教学巡查、专项督导评估、定期质量分析等方式,实现教学状态全时段感知;构建“数据采集-智能分析-结果反馈”的数字化流程,确保监控信息实时传递至教学单位与教师个人。
【收藏本页】